戴安娜,那个我们熟知的“英伦玫瑰”,总是被世人称为优雅、美丽、心地善良的象征。但在撒切尔夫人眼中,她不过是个穿着华丽裙子的时装模特,一副乖巧的王室附庸。到底,戴安娜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?
20岁那年,戴安娜迈进了王室的大门,身披“完美新娘”的光环,成为全球焦点。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,喜欢听流行音乐,偶尔跑去蹦迪,甚至酷爱音乐会,活力四射的她,怎能适应那一套冷漠、僵硬的王室规矩?她不是所谓的“傻白甜”,更不是那种只能穿裙子的模特,她有着自己的独立与叛逆。
刚刚进入王室时,戴安娜便感受到那套无形的束缚。王室希望她成为一颗听话的棋子,年轻貌美、血统高贵,完美无瑕的她仿佛就是理想的继承人母亲。然而,戴安娜完全不买账,她对于王室那一套礼仪课程实在是提不起兴趣。她甚至直接跟女官摊牌:“我不想学这些条条框框。”女王见状,只好派来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亲自督导,可戴安娜依旧不为所动。她的叛逆精神在这座宫殿里愈发顽强,王室的规则与她的个性格格不入。
展开剩余79%当她搬进肯辛顿宫后,她最喜欢做的事便是爬到屋顶晒太阳。那时是90年代,阳光明媚,却没有人会对她的肌肤在阳光下变得略微古铜色有所关心。戴安娜喜欢在屋顶上摊开毯子,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,认为这地方既能躲避狗仔,也能让自己暂时从王室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然而,有一次,屋顶上的树被移走了,她依然不以为意,继续在屋顶上晒太阳。这一幕被两位修屋顶的工人撞见,吓得他们赶紧低下头,不敢多看一眼。事后,这成了戴安娜“轻浮”的证据,但她自己却毫不在乎,在她眼里,这不过是自己坚持自由的一种方式。
她身上那股少女的天真与倔强,随着她渐渐适应了王室的生活却未曾改变。她不仅爱听流行音乐,还时不时偷偷溜去夜店蹦迪。她知道王室并不理解她的这些行为,更深知她与查尔斯之间的裂痕越拉越大——卡米拉始终是她挥之不去的影子。
戴安娜不傻,她心知肚明查尔斯与卡米拉的事,年轻时她或许自信能赢得查尔斯的心,但随着时间推移,她终于明白这段婚姻早已没有回头路。婚后不久,夫妻间的争吵便成了肯辛顿宫的日常,彼此的矛盾愈演愈烈。有一次,在苏格兰度假时,查尔斯照例与家人去打猎,留下戴安娜一人。她气愤至极,站在那儿大声咆哮,毫不掩饰内心的不满,宛如一个为爱拼命的普通女人,而非冷静的王妃。
虽然她曾尝试过挽回这段关系,但卡米拉的身影依旧像阴霾一样笼罩在她的生活中。她开始不甘心,甚至为了刺激查尔斯,寻求自己的伴侣,然而查尔斯完全不为所动。她的努力在他那里像是打进了棉花堆,毫无反响。1992年,戴安娜终于爆发,接受媒体采访,公开称自己的婚姻是“三个人的”。她知道这番话会惹怒女王,但她已经不在乎,她要的只是让所有人看到真相。
到了1996年,她与查尔斯的婚姻走到了尽头,离婚协议签署完毕,戴安娜放弃了“殿下”的头衔,换来了久违的自由。然而,这份自由背后的代价却是沉重的。她在王室的高墙中挣扎了整整15年,尽管她尝试过争取、妥协,却始终未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。
90年代,地雷问题引起了全球关注,戴安娜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战后满是地雷的地区,穿上防护服,走在那片危险的土地上。她的举动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,更让世界看到了她作为王妃以外的一面。王室认为她不务正业,而戴安娜却认为,这种实际行动远比坐在宫殿里摆样子重要。她与助手曾说:“这些问题关乎生死,比王室礼仪重要多了。”她的这些行动无疑是打破了王室设定的框架,迫使王室不得不正视一些长期被忽视的问题。女王晚年也承认,戴安娜确实为王室争了光。
然而,戴安娜最终为自己的叛逆付出了代价。1996年离婚后,她终于走出了那座金碧辉煌却冰冷的王室宫殿,重新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。她开始旅行,谈恋爱,偶尔晒太阳,追求那个曾经在20岁时爱听音乐、爱蹦迪的自己。尽管她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,但媒体的镜头始终没有离开她,无论她去哪里,总是被无限放大,成为全球的焦点。
最终,1997年8月31日,戴安娜在巴黎发生的车祸中丧生,年仅36岁。她正准备开始新的人生,可命运却给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。车祸的真相至今仍然充满争议,但她的离世,无疑深深震撼了所有关注她的人。戴安娜用短暂的一生,换来了追寻自由的权利,也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思考。
她是那位“英伦玫瑰”,但她从未向世界低头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炒股行情,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,配资之家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